专注工程建造软件26
智多星软件销售电话

富阳区打造特色的“全域整治+”模式,助推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05-27

        近年来,富阳区坚持“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始终把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作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的重要举措。全区在整镇整治和整村整治的基础上,根据“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地理特征,结合废弃矿山和坡地较多的生态现状,以及村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发展实情,积极探索具有本土特色的五种“全域整治 ”模式。自2018年以来,全区累计立项并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22个,其中省级和市级项目各11个。项目区总面积515平方公里,共涉及20个乡镇(街道)、58个行政村、344个子项目。截至目前,22个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9.5亿,竣工全域整治项目13个,项目竣工率60%;已竣工子项目182个,子项目竣工率70%。已验收新增耕地面积600亩,建成高标准农田5475亩,复垦农村建设用地555亩。

        一、“五个模式”卓有成效

        以“休闲娱乐”为风尚,打造“全域整治 旅游景点打造”模式。利用地方特色,充分挖掘资源,将废弃矿山、腾退厂房、周边山林、地质资源等全面结合,进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后,形成观光旅游景点。以“文化宜居”为要义,打造“全域整治 杭派民居建设”模式。通过对一些因建设性破坏而历史文化记忆流失的村落进行改造升级,赋予其杭派民居新定义。以全域整治为抓手,修复现有山水资源,全面提升村庄面貌,运用先进的宜居农居的设计理念,打造绿色、生态、科技、品质的新农村集聚地。以“城乡环境改善”为手段,打造“全域整治 城镇环境改造”模式。通过拆违建、除危房、清溪流等方法,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通过土地整治优化用地布局,促进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中集聚,清晰生产、生活、生态三区界限,彻底改善城乡生态生活环境。以“变废为宝”为引领,打造“全域整治 矿地综合利用”模式。充分结合矿地利用,将废弃矿山作为全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的对象,通过整治在修复生态创伤、消除地灾隐患的同时,或拓展用地空间,或补充耕地指标。以“新型农业”为导向,打造“全域整治 生态农田建设”模式。在低丘缓坡、山塘水库较少地区,利用自然微循环、海绵生态农业等技术进行水田垦造,全面打造坡地水田、生态梯田,结合后续生态农庄开发管理模式,使荒坡地、杂园里、废林地变为生态农业高产农业高利润农业。

        二、“四个方面”显着提升

        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使资源利用更集中、整治效果更明显、生态环境有提升、村居建设有特点、村级经济有保障,有力助推乡村振兴,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夯实了现代农业发展基础、有效提升了生态效益、有效提升了社会效益。

        三、立足优势奋勇争先

        一是示范引领,扎实推进。跟踪项目实施进度和质量,定期进行通报,对已到期项目做好区级整体验收,严格把关、以验促改,突出做好省级示范项目申报工作,打造富阳样板。同时,做好新项目的申报,争取项目申报数在杭州市前列。

        二是高度重视,加大督查。充分用好富阳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领导小组这个区级平台,发挥领导、组织、协调、督查作用。进一步落实乡镇(街道)主体责任,保障项目资金的落实,加快推进项目实施。

        三是借鉴学习,政策激励。落实运用好现有关于全域整治的政策优惠措施,学习周边区县市好的经验做法。研究探索加大激励力度的政策,诸如加大对完成全域项目的乡镇(街道)和村一级的资金奖励、提高纳入全域项目的土地整理项目补助标准等。

        四是加强宣传,舆论引导。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两微”平台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广泛宣传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的重要意义,及时总结好的案例、经验和做法,为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热点新闻
服务热线
售后客服
微信客服
关注我们